紐約長班的疲憊未散去,便趕著夜班前往馬德里,馬不停蹄的,奔跑好幾萬哩,只知此行是為了Robert Adams的回顧展,其餘資訊什麼也來不及查,便上路。
旅行總靠點偶然與巧合才浪漫,而這巧合便是同飛的日籍組員Kyoko,憑著她幾次旅行馬德里的經驗,帶著我搭地鐵去美術館,喜歡獨自遊走的我,這回卻能自在與她看展、聊天、逛街、吃飯,何嘗不是偶然。
當Kyoko用西班牙文與人交談,我驚了會兒,覺得只會說中文和英文的自己好沒競爭力,又羨慕的很,詢問之下才知道大學主修英文的她,學過幾年西班牙文,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交換學生一年也不曾間斷學習,現在每個月定把巴賽隆那或馬德里放在bidding list中(註一)。不難理解何以如此喜愛這地方,西班牙的氣候比其他歐洲國家溫和、物價換算成台幣還算合理,在歐洲相對便宜許多,西班牙服飾品牌店內展示最齊全、定價最低,美術館、餐廳、商店營業時間長,晚上十一點也能坐地鐵回飯店,到西班牙走走數得出一百種理由。
主要展示現代藝術的Museo Reina Sofia,參觀全館展覽的費用只要三歐元,便宜的讓人難以置信,即便只看個Robert Adams,也非常划算,這樣的消費令人心情特別愉悅。
此行之前,對Robert Adams完全陌生,為了馬德里找到了他,一個主要拍攝美國西部風景變遷的美國攝影師,1937年生。在著迷於攝影之前,他的專業是英國文學,並在二十八歲就拿到博士學位,攻讀博士期間開始學習攝影,為了能有更多時間拍攝作品,僅部份時間教學,這樣堅持了幾年,1970年全心投入攝影,攝影出版品豐富,多達三十幾本,2009年獲得Hasselblad award,嘉許他在攝影方面的成就。
第一次看攝影展的Kyoko,對這些靜謐的黑白照片非但不感無聊,還格外用心觀賞,美國中西部荒涼的風景、大片的平原、僅一層的住宅和教堂建築,喚起她在美國寄宿家庭的熟悉感。或許是從小對自然的喜愛和文學背景,Robert Adams創作自述的文字充滿詩意、哀悼植物濫伐,緩慢而深沈的自省,看照片也看他縝密的心思。
出版品在他四十餘年創作生涯中為不可或缺的部份,信仰攝影為編輯的展現,和妻子兩人整理大量照片,分做不同專題以書本形式成為另一創作,除了牆上的照片,一本本攝影集也是展場內重要的風景。
和Kyoko兩人一起進入Robert Adams所描繪的美國,沒有時間壓力,只隨呼吸和腳步前進。有個氣味相投的伴,真好。
像繞大迷宮,走不出Reina Sofia,卻在行走中快速看了其他展間的作品,像旅行,走馬看花。
於是天晴的馬德里,洗去飛行的疲憊,能再愉悅地笑。
Robert Adams: The Place We Live, a Retrospective Selection of Photographs
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
16 Janauary ~ 20 May, 2013
Robert Adams, The Place We Live
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
註一:卡航組員的班表,每個月可線上排序自己想飛的航班、特別日期連休等等需求,稱為我們的bidding system,系統是否給班就憑運氣了,通常班表上會有一些自己要求的航班,一些公司給的,爛班總得有人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